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黑城春秋述略

    信息发布者:乡村赤脚医
    2022-06-02 16:50:16   转载



    微信图片_20220602163404.jpg

    (文图无关)


    黑城春秋述略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刘俊


          托克托县新营子镇黑城村,为明朝初年军事要塞镇虏卫之遗址。因地处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处,蒙晋之间,历代均有军事活动。现依据有关史籍及传闻,简略记述其地之历史沿革、春秋更迭,裨益史家研考及史料之辑存。

          镇虏卫,明朝初年所修筑。往西约30公里处有东胜卫(托克托城),往东约30公里处有云川卫(现和林县大红城村)。古代将颜色分为黄、红、白、蓝、黑五色。东胜卫时称黄城,镇虏卫称黑城,云川卫称红城,因黄为上色、故黑城和红城隶属黄城管辖。黑城由此而得名,一直延用至今。

           明朝初年,为了防御和打击元朝残余势力的入侵抢掠,于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始筑城,以驻军防守。据《山西通志》载:明置镇虏卫于东胜左卫东,当在今托克托厅黑城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记载:镇虏卫,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二月置。又载:镇虏卫,永乐元年(1403年)二月徙治。宣德元年(1426年)还旧治。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徙治天成卫(今乌兰察布市凉城县),而卫城遂废。镇虏卫两次设置共使用30余年,隶属山西行都司。镇虏卫和周边的玉林卫(今和林县新店子榆林古城)、天城卫、云川卫、东胜左卫(托克托城)、东胜右卫(准格尔旗十二连城)一样,均为明王朝北部边界所筑的多座卫城之一,是明朝初年重要边镇,为巩固明王朝统治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。这些边镇卫城之所以建置、废、又复置,最终废是因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对明王朝形成军事威胁而不可抵御时,该地的军民不得不撤到长城之内,人走城废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0602162958.jpg

    (文图无关)


            上世纪七十年代,呼市文物处组织人员考察黑城故城,笔者因对黑城村历史略有所知且颇感兴趣,应邀参加了考古工作。经实地勘查得知,古城墙东西长约1260米,南北长约1240米,最高处约7米,最低处约5米,底宽约13米,收顶约5米,周长约10华里。平面基本成正方形,四墙正中设置城门并筑有瓮城。城墙夯土板筑,挖开城墙有明显的夯筑痕迹,且层层界隔清晰。该城除瓮城人为破坏外,四周城墙还比较完整。

            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县保安队于故城中得一古铁炮,长一尺之余。上铸洪武七年凤阳行府茂军匠造字样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黑城村民在城址西门打井得方砖两块,各尺余,上面刻有分段筑城监工人姓名和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四月等字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村民赵润根在城内打井又挖出铜火铳四件,并铸有洪武年号字样,现收藏于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。

           做为一座古城,黑城也有好多传说。关于金马驹的传闻较广,据说城内西北角因地势低凹,常年蓄水,永不干枯,水池内住着一匹金马驹。马驹每日晚间出来,奔腾于庄稼地里,但第二天看庄稼时,完好无损,田里也无马蹄痕迹。有一年发大水,把西北角城墙冲开一豁口,水池的水流走了,金马驹也从此不见了。又说城内有一只母鸡,带领一群小鸡在草滩觅食。如果有人捉住小鸡,小鸡就立即变成一个金光闪亮的金元宝,但总也捉不住。据称有人亲眼见过。还有传闻说黑城古城内有宝贝,你傍晚时分在村外,听见村里人声鼎沸,热闹非凡,不由拔腿跑回村里观看,但回村后仍和往常一样,并无热闹场面。这种现象,笔者多有体验,但并不奇怪。原因是城墙高,把人们发出的声音汇集在城墙上反射出城外,恰似声音很高,人声鼎沸。

           黑城地处东山脚下,东山的土质是粘土,夏天大雨汇成的山洪含有大量粘土。历代先民组织人力开渠、打坝、筑堰、引洪淤澄土地。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,造出了千顷良田。东山对地表的压力,使靠近东山的黑城地表水位很浅,水质又好,适宜浇灌农田。春天,山上的冰雪融化,汇入河中,人们用河水浇地,利于适时播种,夏季天旱时提取井水浇灌。因此,黑城地肥水美,旱涝保收,地理条件十分优越。黑城的先民们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,再加上外地移民大量迁入,逐渐发展成为拥有3000多人口的较大村镇,其中多数居民是在清朝年间 走西口而来定居的山西人。刚来时,他们在城墙外面居住,或打窑或搭棚。居住在南城墙外的叫南门,东西城墙外的叫东门、西门,北城墙背阴,所以居民选择离城墙1公里处居住。先人相信风水之说,认为不能在空城内居住,所以城内营造为良田,而且是最好的土地。村民在城外环城而居,且只有一条街道,成〕形,甚为齐整,且一直保持到文革中期,其后才打乱了原有的建筑格局。

          黑城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小北京之称,这需从种罂粟(俗称大烟)说起。自清咸丰十一年(1861年),托克托厅人从广东移来罂粟原种,在归化城地区开始种植。黑城因地下水充足,土地肥沃,适宜罂粟生长,黑城从那时起就开始种植大烟,且产量高,品质又好。但在清朝和民国年间,政府时禁时放,农民只能时种时停,面积也不敢扩大。大面积种植大烟是日军侵占期间,即1938年—1945年。日军为了增加军费,扩大军需供应,放任、怂恿村民大量种植。种大烟的收入要比种粮食作物高出几十倍。一亩大烟一般情况下可收20—30两,一两大烟可换1石2斗糜子,如种糜子一亩可产5—7斗,那么一亩大烟的收入相当于种50亩糜子,何乐而不为呢!当时,有地的农民自己种,无地的农民租地种,富户老财雇人种。多则几十亩,少则几分,故有黑城、甲赖、迭力素,除过洋烟没庄户之说。在大烟收获季节,各地买卖客商,带着各种上等货物云集烟市,设摊于地头,交易于田间。各类文艺团体、民间艺人轮番演出,甚是热闹。这一期间,黑城人较周边农民的穷困潦倒生活可谓宽裕,故外地人称黑城为小北京。但最终还是毒害了劳苦大众,造成了更大的两级分化。因大烟有一定的药用功效,在短医少药的时代竟被认为是灵丹妙药,以至多数人吸食成瘾,以至倾家荡产、卖儿卖女、妻离子散,走投无路时为盗为匪,害人害己。解放后土地改革时,黑城划了20多家地主富农,在托县是地主富农最多的村庄,这与种大烟有一定关系。

           1945年日军无条件投降后,国民党绥远董其武部骑兵挺进军第二纵队司令兼绥南行政专员(托、和、清三县专员)郭长青部驻守托和清。黑城地处三县交界处,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,所以郭长青的司令部设在黑城村,并把黑城更名复兴镇,是托、和、清三县公署所在地。黑城人说起郭长青褒贬不一:一说郭是抗日名将,曾手持铁锹单人劈死十多名日军;又说郭原是大股土匪头子,因人多势众,被傅作义收编,终因匪性未改,士兵到处抢掠,无恶不作。但郭长青部驻守黑城期间,军纪严明,惩处恶人,未给黑城造成明显伤害。在此期间,郭长青禁种大烟,几次在黑城召开群众大会,亲自在台上讲话严禁托、和、清种植大烟。1947年,郭长青部与解放军在清水河县碾子墕交火,被解放军击败,伤亡惨重,溃不成军,只身一人逃亡。以他本人的说法是自己不该在碾子墕打仗,用大将怕地名的传闻来掩饰其必然失败的结局。

           解放后,黑城村在经济、文教方面有了飞速发展,县人民政府率先为黑城办起了公立小学。1950年,县文教科确定城关镇第二小学和农村黑城小学、祝乐沁小学为县重点小学。1952年,黑城小学由初级小学发展为高级小学,是全县九所高级小学之一。全校十二个教学班,各年级均为两个班,学生500多人,教师十几人。第一任校长云启瑞,教员有张汉臣、钟文生、陈振华、潘凤翔、张怀仁等。由于黑城学校成立较早,为本村和周边村庄、以及和林、清水河境内等村庄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材。在建国初期,只要有高小文化程度,就算是知识分子了,由于国家急需,这批知识分子大部分走上工作岗位。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,1956年县政府在黑城小学和什力邓小学办起了戴帽子中学,因办学条件有限,1957年并入托县中学。黑城一批批毕业生除个别升入高一级学校外,大部分学生进入城市参加了工作,改变了自己与家庭的命运。


    笔者世居黑城,有很深的故土情结,现年逾花甲,把对黑城的历史点滴,加以整理,撰写成文,为弘扬我县及本地区的文化传统贡献绵薄之力。

    (文图无关)

    编辑;任晓东

    图片来源;托克托摄影家协会   祥云

         托克托作家协会;方远


    打赏捐赠
    2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